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我实践下圣人的话,于是我最近在画地地道道的、色彩绚烂的油画的同也顺便画了一批无色的黑白油画,放弃色彩,请大家看看
油画是以色彩取胜的,油画的第一大特点是色彩,第二大特点是色彩、第三大特点是色彩。
色彩是油画的全部。
任何画种是无法在色彩上和油画相抗衡的,何以如此呢?这是由于油画颜料独特的慢干性加上油画的高度的粘稠性使得油画可以慢慢来画,慢干好衔接,这样可以把色彩画的无比的微妙丰富,一幅油画画几年都很正常,改来改去,画来画去,反反复复,越画越丰富,越画越奥妙,比如蒙娜丽萨就是达芬奇这样慢慢折腾好多年整出来的神秘的微笑。这是别的画种不可想象的,别的画种这样干早就脏的一塌糊涂了,如水彩画的定律是最好少画,少改,少重叠,尽量保持色彩得透明性,经不起折腾,国画就更不用说了,国画是以墨为上,色彩是极为次要的,因为墨色本身在宣纸上的渗透的变化已经无限丰富美妙了,不需要色彩来抢戏。
西方油画大师毕加索、毕萨罗在回忆录记载到他们一幅画,有的居然画了两百多遍,我们一般画个几遍就ok了,就已经能完全把要画的全部可以画到位了。所以慢真的有太多的好处。油画的色彩优势并不只是说油画的色彩张力(饱和度),这只是油画色彩的一个方面,另外就是油画可以画出别的画种根本不可能画出的色彩宽广性,比如如果我们要画这么一幅画:一个白皮肤穿白衣白裙白袜白鞋戴白帽围白围巾带白手套手拿白树枝条的女孩,从白色的帐篷旁赶着一群白羊、几只白鹅、几条白狗、走在白色的雪地上,这样多的不同的白色,任何别的画种是绝对不可能画的出来的,而油画就完全可以画这么多不同的白色,完全能搞定,都是白色而又不同。所以油画是重武器,相当于航母。飞机、大炮、其他画种则是手枪、匕首、手榴弹,油画可以表现史诗,像那破轮穿越阿尔卑斯山、中国共产党的开国大典等等,国画则是梅兰竹菊,花前月下,水彩则是小桥流水,朝雾蒙蒙,当然我指的是他们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能力,并不是指艺术上谁高谁低,如果非要在艺术的境界上比出高低的话,我更倾向于国画。因为油画的发明是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油画的本意主要是再现自然,作用等同于照相机,所以当照相机发明之后无数油画家就失业改行了,而我们的国画从诞生之日起主要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家国画咱生来便艺术也时值今日,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了,各种文化交融了,画种也相互结婚,生出混血,再结婚,再生混血,再结婚,已经难分你我他了。
油画、国画、和其他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不再纠结名正言顺了,恰恰越新奇,越有创新越能被世界人民接受。
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他开示我们:对任何事物不可以执着,不可以着相,不可以放在心上,因为一切皆为虚妄。包括对佛法本身都不可以执着,你执着了就不是真的了。好比你帮助了一个人,可是你念念不忘,放在心上,执着在这个帮助上,那么请问你这个帮助????中国的圣人老子也是这个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儒释道三家其实是一家。这样,我们画什么不可以呢?我们怎么画不可以呢?圣人老子的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真是高,实在是高。五色有很多的意思,并不单指颜色,是指多则惑,贪多无益的意思
我对老子五体投地。我解读不了圣人老子,我没那个本事,从古至今两千多年了,全世界学术界都在试图解读老子,98岁高龄的台湾国学大师叶蔓先生说:仅在德国,老子一书的销量排名第二,仅次圣经。用各种文字、各国文字翻译的、各种不同老子的版本不计其数,几千万字都不止,而老子一书仅五千字而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达到了人类思想的顶峰。
中国人还需要什么?中国还缺什么?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中国富甲天下呀,可是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偏偏向外求,把老外的东西都当宝,老外的东西可以有,问题是我们快乐了吗?我们子孙认为中国文化不行,认为儒家道家佛家害了中国,无语...... 我只能回答:无知
世界至宝就在我们自身藏着呢,从未离开过我们。我,没能力解读老子,但是,我用这一批黑白油画来纪念老子、供养老子,向五色令人目盲致敬!
可以吧?
仅以此文此做向老子三叩首,黄进2012年9月23日于乌鲁木齐